巴彦淖尔,内蒙古地级市,境内矿产资源、风能资源、日照资源丰富,硫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是中国国内风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巴彦淖尔境内的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境内的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全市有机奶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农畜产品出口位居内蒙古第一,为全国最大的无毛绒生产基地。
截至2015年,巴彦淖尔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4个旗。2017年,全市总人口168.5万人,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40.1亿元,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949元。境内有纳林湖、黄河河套、镜湖等旅游区,先后荣获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国家园林城市。
地理环境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西部,介于北纬40°13'-42°28',东经105°12'-109°53'之间,东接包头,西连阿拉善盟、乌海市,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巴彦淖尔地区位于阴山一天山东西向巨型复杂构造带的中带。地层出露较全,由老到新经历了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的发育。巴彦淖尔市北部为乌拉特草原,中部为阴山山地,南部为河套平原。巴彦淖尔市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3.7℃~7.6℃。巴彦淖尔市阴山山脉以南为黄河水系,阴山以北为内陆河水系。山地属产流区,北部高平原和河套平原属不产流区。据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市土壤类型较多,有灌淤土、盐土、碱土、风沙土、潮土、新积土、沼泽土、灰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石质土、粗骨土等14个土类,32个亚类,94个土属,348个土种。
经济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8.9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2.3亿元,同比下降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8.9亿元,同比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5:39.5:39.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94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6509美元。巴彦淖尔乳品产业、肉类产业、羊绒产业、粮油产业、果蔬产业、饲草产业为农业支柱产业,其中葵花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冶金及矿山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为4大工业支柱产业。
交通
截至2016年底,巴彦淖尔公路总里程达到22617公里。高速公路255公里,一级公路216公里,二级公路660公里,三级公路3724公里,四级公路13518公里。公路密度35.1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区第三位。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36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4.4亿人公里,分别同比下降6.5%和4.4%;货运量8885万吨,货运周转量200亿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9.2%和8.1%。乌拉特中旗境内的甘其毛都口岸,是国家一类常年开放口岸。
包兰铁路横贯巴彦淖尔全境,临哈(临河—哈密)铁路临策段(临河—策克)、跨黄河运煤铁路专线锡乌线(锡尼-乌拉山)、中蒙运煤铁路专线神华甘泉(甘其毛都-包头万水泉)、国铁西甘(西小召—甘其毛都)铁路建成通车,已形成完整的铁路运输格局。110国道和京藏高速公路横贯巴彦淖尔全境,临哈(临河—哈密)高速公路“十二五”期间修通,直通甘其毛都口岸的海甘公路建成通车。临河至甘其毛都口岸、西小召至甘其毛都口岸一级公路正在建设。巴彦淖尔天吉泰机场2011年建成运营。临河区东距呼和浩特机场383公里,包头机场240公里,西距银川机场270公里,乌海机场15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连接。
人文历史
截至2016年,巴彦淖尔有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25项、市级119项、旗县级169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爬山调、乌拉特民歌、蒙古族驼球。阴山岩画是古代先民凿磨在岩石上的美术图画,它以形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和社会风貌,具有其他古文化遗寸和文献所无可比拟的特殊价值,是中国已发现的岩画中分布最为广泛,内容最为多样,艺术最为精湛的岩画,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岩画宝库之一。
旅游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巴彦淖尔市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开发出乌拉特草原风情游,乌梁素海观鸟游,河套农业生态游,乌拉山森林探秘游,黄河枢纽工程观光游,古长城、阴山岩画怀古游,荒漠草原边关探险游等旅游产品。形成了湖光山色旅游线、西部大漠风情旅游线、牧区边关民族风情旅游线、河套田原风光旅游线。沿着四条线路您将会领略乌兰布和沙漠的浩瀚飘渺;倾听母亲河脉搏的跳动;饱览乌拉特草原的辽阔与广袤;体验河套田原的优美恬静;感概黄河水利枢纽的壮观雄伟;品味草原高尔夫运动的高贵典雅;感受藏传佛教的庄严与凝重;惊叹阴山岩画的质朴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