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童子(学名:Cotyledon tomentosa Harv.)是景天科,银波锦属的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多分枝,茎绿色,肉质叶肥厚,交互对生,卵圆形,绿色,密生白色短毛。叶端具红色爪样齿,二歧聚伞花序,小花黄色,花期7-9月。

原产于南非开普省,种群分布地区莱迪史密斯市延伸至詹森威乐市附近,生长在荫蔽峡谷中多砾石的下坡位。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夏季温度过高会休眠。忌寒冷和过分潮湿。繁殖方法有扦插。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多分枝,呈矮小灌木状,植株高30厘米,株幅11-12厘米。茎圆柱形,密被短绒毛,绿色。

叶片肥厚肉质,倒披针形至长卵圆形,扁匙状,交互对生,长2.3-6.5厘米,宽1.5-3.2厘米;叶表绿色,表面密被白色极细短绒毛,叶端具缺刻,前1/3部分具红色爪样齿,形似熊掌。

二歧聚伞花序,长16-20厘米,花茎红色,基部直径4毫米。萼片绿色,长6毫米,宽5毫米,花冠橙红色,长12-16毫米,花管长15毫米,宽9毫米,花瓣长10毫米,外卷,黄色,雄蕊长3-5毫米,花药黄色,约1.5毫米,形状扁平;花期7-9月。

该种叶形夜色较美,花朵玲珑小巧,叶片形似小熊的脚掌,形态奇特,十分可爱,观赏价值很高。

春天是熊童子的生长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一般等土壤干了再浇水,春天一周浇1次就行。要是缺水了,小熊叶子会变软干瘪,但是不能浇水太多,积水会烂根哦。

熊童子的叶子上有密集的小绒毛,在通风不好的时候,如果往叶片上喷了水,水分积在叶片上不容易被蒸发掉,时间长了会导致叶子腐烂、感染病菌哦。

熊童子不是夏型种多肉,它是完全受不了夏季的高温的,特别是到了35℃高温以上,基本上就处于半休眠期了。如果这个时候不遮阳降温通风,熊童子很容易就掉叶甚至直接死亡。

自然现象的意思就是熊童子到了夏天确实比较容易掉叶,只要稍微一碰就很容易掉,如果你在养护上没有找到半点问题,度夏的几个关键因素你都做的很好,但是你的熊童子还是掉叶,这个时候最好不要一直去碰它,即使它的叶子自然掉落,到了秋天它还是能正常生长的。

夏季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要觉得夏天很热,多肉肯定很渴,然后就不管不顾的开始给它浇水。

夏季浇水的频率要降低,因为最近即使是傍晚也很热,为了不闷根,这段时间浇水的最好是晚上7-8点。之后拿电扇吹,不能浇好就不管了,如果不管第二天高温高湿下很有可能就掉叶黑腐了。

如果你是新手你实在不知道怎么浇,或是浇多少水,那这段极热的时间就不要浇水了,等天气稍微凉爽点再浇。

为什么这段时间熊童子掉叶情况这么明显,而且大多数人养的熊童子都在掉叶,说明这段时间的气候已经是它可以忍受的极限了,所以最好把熊搬到空调房散光养护发,如果再加上电扇吹风的话就更完美。

虽然夏季通风非常重要,但是现在是在极端高温下,通风再好也是热风。所以先阶段是要降温,如果你家其他的多肉状态都开始出现问题,建议大家把哪些状态有问题的都搬到空调房(不是一直开空调,只要利用空调把温度降下来)散光养护。

温度

将熊童子移入新盆后,应随时注意保持其生长环境的干燥,保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但需要注意熊童子的生长温度不能超过35℃,否则植物会进入休眠期,生长停滞。

光照

熊童子生长期要充分阳光,阳光充足的话,叶片会变得肥厚饱满,如果过于阴暗,会使茎叶纤细柔弱。盛夏高温下恰当遮荫,但过于荫蔽,茎叶纤弱,绒毛缺少光泽。不耐寒,冬季搬室内养护,应放阳光充分的窗前。

水肥

熊童子喜欢干燥的土壤,如果周围的环境较为潮湿,则应减少浇水次数,防止根部过度湿润引发腐烂。浇水时应该注意每次少水,每月两次即可,浇水时间尽量控制在晚上七点左右。春季、夏初和秋季的生长期可充分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冬季需严格控制浇水,保持盆土干燥。

换盆

随着熊童子的生长,过小的盆无法满足其生长需求,一般每一到两年要换盆一次,宜于春季进行。换盆之前应该在新盆中准备好新土,新土的肥力应为中等,土质的排水性能要好,可以将粗砂土、蛭石、园土、腐叶土等混合均匀。由于熊童子耐干旱,不耐水湿,所以换盆初期只需要浇少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