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荷花(Curcuma alsimatifolia)属于姜科姜黄属,是多年生草本热带球根花卉,原产于泰国 清迈一带。由于粉红色的苞片酷似荷花,且为姜科,故称姜荷花。姜荷花因其独特的花型,鲜艳的花色以及花期长,在日本和台湾深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大陆市场几乎是一个空白,市场前景极为看好。

姜荷花的花期约在6月初至10月中上旬,正值夏季切花种类、产量较少的时期,正好可以弥补夏季切花之不足,尤其是因其花形像荷花,花色又讨喜,常被用来作为敬神礼佛的花卉,因此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宗教节庆,市场需求量明显增加,甚或偶有供不应求的现象。

姜荷花因其花序亭亭玉立,粉红色苞片外形似荷花而被命名,同时又因其原产热带,花朵外形似郁金香而被称为“热带郁金香”。姜荷花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30~80厘米,花径通常高于叶片。

地下有纺锤形或圆球形根茎,球茎上有两排对生的芽,芽的生长有偏向一侧的习性,可连续产生多个,但春季种植后,通常先萌发第一个第一代芽,此芽常有5~7片叶,以后生长的芽只有3~4片叶。

生长习性:姜荷花生长强健,对土壤适应力强,一般只要不是太粘重的土壤都可种植,但如果是专业的地植生产,为顾及种球的采收,应选择砂质壤土,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且不缺水的地方较适宜。

姜荷花种球的萌芽最适温度为30-35℃,若将休眠觉醒的种球放在30℃恒温下催芽,约25-30天开始萌芽,到完全萌芽约需40-50天。三月以后种植于田间,种植至萌芽出土约需35-60天不等,视种植期及种植后土壤温度及水份管理而定。生长期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

在闽南每到11月上旬,由于气温降低和日照变短,姜荷花生长发育受阻,老叶开始黄化,抽出的花苞苞片变少、变薄,花色变淡,多数出现畸形花,同时产量迅速降低,至11月底,叶片枯干,地上部分生长完全停止,地下之球根转入休眠状态。

姜荷花的切花栽培

品种选择:在国外姜荷花品种已相当丰富,有‘清迈粉’、‘清迈红’、‘清迈白’、‘清迈雪’、‘蓝月亮’等不同颜色的品种,及‘宝石’、‘彩虹’等一些植株较高大的品种,也有一些植株较矮的盆栽品种。而在国内作切花生产的则多选用苞片为粉红色的‘清迈粉’。

选用优质种球:姜荷花的地下部分由球茎和贮藏根所组成,球茎的大小与贮藏根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切花和种球的产量,特别是前期切花的产量。种植时应选择球茎直径1.5cm以上,且带3个以上贮藏根的种球为宜。

适时种植:近几年在广东省东莞市进行姜荷花生产,对姜荷花在东莞的生产情况比较了解。在东莞适宜的种植期为2月底至4月初,最好在4月份雨季来临之前种植完毕,土壤以沙质壤土为宜。

种植前先整地做畦,畦宽70-80cm,沟宽20-30cm,每畦种2行,株距7.5-12.5cm,每亩需种球10000-17000球左右。种后在畦面盖稻草以保湿、防杂草及防止雨水冲涮,畦沟喷丁草胺防杂草过早萌发。

肥水管理:种植前每亩施复合肥(N、P、K含量均为15%)25kg作底肥,萌芽后每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复合肥25kg,施肥量、施肥次数视叶色、花色适量增减。姜荷花的整个生长期正值雨季,真正需要灌水的时间不多,主要是注意排水,防止水浸,土壤过干时应适当灌水以保持湿润。

适当遮荫:姜荷花在露天栽培下,切花长度约为40-60cm,遮荫处理则可达70cm以上且能有效减少花苞末端绿色斑块,可在生长前期用遮光率为30%的遮荫网适度遮荫以增加切花长度,但在植株生长茂密时要及时将遮荫网拆除,否则容易造成植株徒长,影响花的品质。

姜荷花的繁殖方式

分球的繁殖:姜荷花常用分球的繁殖方法,在日照时数渐短 (13小时以下 ) ,气温转凉 (15℃以下 ) ,贮藏根肥大后,地上部植株渐渐干枯进入休眠即可采收种球。挖掘后以人工检出种球,再经分球、清洗及消毒。

姜荷花的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贮藏时切忌挤压,否则会伤害根茎。为防止贮藏时发芽,贮藏温度为17℃,湿度为70-80%。种植初期为预防切根虫、夜蛾类及螺蛄类危害新芽,可在畦面撒布毒丝本粒剂。雨季来临前及雨季高温多湿期间,应注意防治赤斑病、炭疽病、疫病。

在姜荷花病害的防治上,还无推广药剂可供使用,暂可参考其它作物相同病害的防治药剂,如用依得利或锌锰达乐防治疫病;用锌锰及浦或铜锌锰及浦防治炭疽病;赤斑病则可轮流使用四氯异苯晴、腐绝快得宁、扑克拉等。

虫害防治:姜荷花的虫害主要有夜蛾、蝼蛄等,病害有赤斑病、炭疽病等。每15天左右施药一次,用甲胺磷、杀虫双及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锌等农药轮流喷施。同时要避免连作及不要与姜科作物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