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割草在寒冷的冬季,在一望无际的雪田里,生长着一种白色的小花叫雪割草。当冬雪春融之时就是它凋谢之日。它不是让人欣赏的,它是为自己而顽强生长。虽然是一簇一簇的,但每一枝都是以一个个体在与严寒对抗。没有艳丽之姿却绝不逊于梅花。毫不起眼但足以让人震撼。这就是大自然的生命。
形态特征:雪割草的基生回去3-6;叶柄长6-9cm,有时被毛,后脱落变无毛;叶片獐耳细辛正三角状宽卵形,长2.5-6.5cm,宽4.5-73.5cm,基部深心形,3裂至花葶1-6,有长柔毛;苞片3,卵形或椭圆状放形,长7-12mm,宽3-6mm,先端急尖或微钝,全缘,下面稍密被长柔毛;
雪割草的花两性,单生花葶顶端;萼片6-11,花瓣状,狭长圆形,长8-14mm,宽3-6mm,顶端钝,粉红色或堇色;雄蕊多数,长2-6mm,花丝狭线形,花药椭圆形,长约0.7mm;心皮多数,子房密被长柔毛,花柱短。雪割草的花期4-5月。雪割草的果期5-7月。
生长习性:雪割草喜欢冷凉气候极耐寒,喜欢空气凉爽,适合非热带地区栽培。空气湿度上没有严格要求,湿润些固然好,稍微干一点也没什么要紧。
雪割草的病害防治
炭疽病:发生时期:温度10~30℃,空气湿度80%~98%时极易发病,高温、高湿、低光照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多发在降雨量较多的季节。症状: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带病组织的残体上越冬(带病组织包含已经枯萎的枝叶,潮湿天气下出现粉红色或橘红色胶状物即是),每年3月上旬分生孢子成熟,随风雨溅散、漂移传播。
在寄主器官成熟或幼期时便已侵染潜伏,直到寄主因成熟、衰老、发育不良等因素导致植株衰弱时停止休眠并发病,发病初期出现针孔般大小的红褐色斑点,发病后期转为深褐色斑块,边缘带有黄晕、紫褐色或暗绿色。
发病晚期病斑由深褐色转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小黑点,意味着病菌已经产生分生孢子盘,发病区域可以无限蔓延,病斑过多时会导致叶片枯萎、脱落(但要与遮阴不足导致的晒伤进行区别)。
防治方法:种植环境要通风,种植密度不宜过大,盆土要严格消毒,定期施肥、喷洒杀菌剂健壮植株便能预防,出现病叶要及时摘除、烧毁,减少侵染来源。
灰色链霉菌:发生时期:低温高湿的春季花期症状:花瓣褐色转霉,紧接着扩散至叶片、乃至全株。防治方法:种植环境要通风,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定期喷洒杀菌剂健壮植株,浇水时尽量不要沾染花朵,凋落的花瓣要用镊子及时移除,花后如不采种,残花要及时切除,并要留下部分花茎,不可修剪至根部,预防伤口没有及时愈合病菌直接侵染根部。
软腐病:发生时期:病菌寄主范围广泛(带病组织以及昆虫体内),春秋皆能传播不断,高温高湿、通风不畅、土壤含水量大等因素都利于病菌的传播。
症状:病菌主要在带病组织的残体上越冬,通过昆虫、雨水从植株伤口(包括自然裂口、虫伤口、病痕和机械伤口)侵入寄主,在伤口或细胞间吸收营养,分泌果胶酶分解寄主细胞的中胶层,使寄主细胞离散,发病初期叶片在晴天出现萎蔫状,阴天或早晚均能恢复正常。
发病后期植株逐渐失去恢复能力叶片大量枯黄,发病晚期枝干基部或根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此时叶片呈现黄褐色,腐状下垂,植物组织腐朽成烂泥状后带有阵阵恶臭味(植株愈伤组织形成的快慢直接影响到病害发生的轻重)。
防治方法:种植环境要通风,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定期施肥、喷洒杀菌剂健壮植株、喷洒杀虫剂减少伤口的产生,出现病叶要及时摘除、烧毁,减少侵染来源。
白绢病:发生时期:病菌生长适温为30℃,最高40℃,最低10℃,多发于高温高湿的雨季,6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旺期,9月末停止发病。菌核萌发只要3天,8~9天又可形成新的菌核,菌核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存活时间更长。
症状:白绢病又称菌核性根腐病和菌核性苗枯病,是一种根部习居菌(部分植物叶片也会感染),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或病根上越冬,第二年温度适宜时萌发,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特别是在连续干旱后遇雨可促进菌核萌发。
病菌在土壤中可随地表水流进行传播,土壤PH值1.9~8.4之间皆能生长良好,PH值5.9时最适宜繁殖,发病初期根茎皮层逐渐变成暗褐色,逐渐凹陷直至软腐,根茎表面或周边地面覆有白色绢丝状菌丝体。
发病后期菌丝体内形成很多油菜籽状的小菌核(初期为白色,最终转为暗褐色),接着菌丝逐渐向下延伸及根部,引起根腐。植株染病后,严重影响水分与养分的吸收,导致地上部叶片变小变黄,枝梢节间缩短。
严重时枝叶凋萎,当病斑环茎一周植株便枯死,这时茎杆组织呈纤维状,易折断拔起。防治方法:种植环境要通风,种植密度不宜过大,盆土要严格消毒,植材要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定期喷洒杀菌剂健壮植株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