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颜花(学名:Tigridiopalma magnifica C. Chen)属于野牡丹科虎颜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茎极短,被红色粗硬毛,具粗短的根状茎,略木质化;叶基生,叶片膜质,心形,顶端近圆形,边缘具细齿,基部心形。

长宽20-30厘米或更大,叶面无毛,叶背被红色绒毛;叶柄圆柱形,肉质,被红色粗硬毛;蝎尾状聚伞花序腋生,花瓣5,暗红色,蒴果漏斗状杯形,花期约11月下旬,果期3-5月。

虎颜花产中国广东西南部(海南岛未发现)。海拔约480米的山谷密林下荫湿处、溪旁、河边或岩石上积土。虎颜花现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该属植物只有虎颜花1种,虎颜花叶片硕大,叶形美观,耐阴性强,花蕾小巧玲珑 、鲜艳水灵,可作为高档观叶植物用于室内和庭院观赏。

形态特征:虎颜花的叶基生,叶片膜质,心形,顶端近圆形,基部心形,长宽20-30厘米或更大,边缘具不整齐的啮蚀状细齿,具缘毛,基出脉9,叶面无毛,基出脉平整,侧脉及细脉微隆起,背面密被糠秕,脉均隆起,明显,被红色长柔毛及微柔毛;叶柄圆柱形,肉质,长10-17厘米或更长,被红色粗硬毛,具槽。

虎颜花为蝎尾状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总梗(即花葶),长24-30厘米,无毛,钝四棱形;苞片极小,早落;花梗具棱,棱上具狭翅,多少被糠秕,长8-10毫米,有时具节;花萼漏斗状杯形,无毛,具5棱。

棱上具皱波状狭翅,顶端平截,萼片极短,三角状半圆形,顶端点尖,着生于翅顶端;花瓣暗红色,广倒卵形,1侧偏斜,几成菱形,顶端平,斜,具小尖头,长约10毫米,宽约6毫米;

雄蕊长者长约18毫米,花药长约11毫米,药隔下延成长约1毫米的短柄,柄基部前方具2小瘤,后方微具三角形短距,短者长12-14毫米,花药长7-8毫米,基部具2小疣,药隔下延成短距;子房卵形,顶端具膜质冠,5裂,裂片边缘具缘毛。

虎颜花的蒴果漏斗状杯形,顶端平截,孔裂,膜质冠木栓化,5裂,边缘具不规则的细齿,伸出宿存萼外;宿存萼杯形,具5棱,棱上具狭翅,长约1厘米,膜质冠伸出约2毫米,果梗5棱形,具狭翅,长约2厘米,均无毛。虎颜花的花期约11月,果期3-5月。

生长习性:虎颜花在野外生长于山谷密林下的阴湿处或潮湿森林的岩石缝中。喜高温、湿润的半阴环境,耐寒性较强,不耐干旱,忌阳光直射。

虎颜花的病害防治

病害繁殖:虎颜花在生长季节,特别是夏季高温多雨时,极易发生根腐病与茎腐病 。根腐病的病原为镰刀菌Fsarium sp.,对根腐病的防治要注意在发病前的预防。要控制湿度与浇水,并保持通风良好,同时喷施25%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0.1%的溶液进行防治。

如果是设施栽培,也可用20%的百菌清烟剂进行薰治。茎腐病的病原是病原细菌Erwinia atroideae,发病初期可采用农用链霉素0.1%的溶液液浸泡根部杀菌,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0.167%的溶液、30%络氨铜水剂0.286%浓度的溶液喷雾2-3次。另外,栽培基质要高温消毒灭菌。 

虫害防治:虎颜花的虫害主要有叶甲、夜蛾、灯蛾、蜗牛、蛞蝓等,易将叶片吞噬成空洞。对叶甲、夜蛾、灯蛾的防治以预防为主,要清除盆面或苗圃周围的杂草,定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剂0.1%的溶液液,或50%敌敌畏乳剂0.1%的溶液液防治。

蜗牛、蛞蝓多采用人工捕杀或用灭螺力等毒饵诱杀。采用毒饵诱杀的,可用2%灭旱螺毒饵、6%密达杀螺颗粒剂、10%多聚乙醛颗粒等,均匀性或间隙性撒施在它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在家庭种植时,在蜗牛、蛞蝓经过的地面通道上洒少量生石灰防治。

虎颜花的作用用途:由于虎颜花的叶片硕大,叶形美观,耐阴性强,花蕾小巧玲珑、鲜艳水灵,花和叶互相衬托,相映成趣,观赏价值高,可作为高档观叶植物用于室内和庭院观赏。室内观赏可用来点缀客厅、会议室、卧室、阳台、橱窗等;庭院栽培时常用于隐蔽处栽培或盆栽于画廊下摆设。

虎颜花的文化背景

发现背景: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于七十年代在鹅凰嶂进行植被考察时,发现了一种《中国植物志》上没有记载的奇花,这种花型态奇特,叶大花小,并且页面布满虎纹斑点。

在世界上公布后曾引起植物界的关注。中国植物界给这种花起名“虎颜花”,随后虎颜花被中国列为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并且把它的名字写进了中国的《中国植物红皮书》,受到全球人类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