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瓜的学名Calotropis gigantea (L.) Dry.ex Ait.f.,别名哮喘树、羊浸树、断肠草。直立灌木,高达3米,有毒。产于云南、四川、广西和广东等省区。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牛角瓜是直立灌木,高达3米,全株具乳汁;茎黄白色,枝粗壮,幼枝部分被灰白色绒毛。叶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8~20厘米,宽3.5~9.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心形;两面被灰白色绒毛,老渐脱落;侧脉每边4~6条,疏离;叶柄极端,有时叶基部抱茎。

牛角瓜的聚伞花序伞形状,腋生和顶生;花序梗和花梗被灰白色绒毛,花梗长2~2.5厘米;花萼裂片卵圆形;花冠紫蓝色,辐状,直径3~4厘米,裂片卵圆形,长1.5厘米,宽1厘米,急尖;副花冠裂片比合蕊柱短,顶端内向,基部有距。

牛角瓜的蓇葖单生,膨胀,端部外弯,长7~9厘米,直径3厘米,被短柔毛;种子广卵形,长5毫米,宽3毫米,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2.5厘米。牛角瓜的花果期几乎全年。

牛角瓜的栽培技术

育苗技术:牛角瓜主要为实生苗繁殖,周年开花,果实主要在夏、秋两季成熟。在播种前,需要将其种子在温水中浸泡12h,种植在无纺布袋内,一般的覆盖深度约为1cm,这样有利于其种子的萌发,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

调查发现种子在1周后即可发芽,且发芽率可达80%以上,待幼苗长至40d左右即可移栽,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牛角瓜在于热河谷地区可全年种植,但要幼苗生长的快而壮实,一般需要在春季播种。 

管理方法:牛角瓜是阳性植物,需对其采用阳畦种植,株行距为60cm×60cm较易生长,幼苗移栽10d后,每15d施1次液态肥,肥料以氮、磷和钾肥为主,苗木生长的后期为了促进开花及果实膨大,需主要施磷肥和钾肥,牛角瓜株高长至40cm左右即可开花。

其开花量很大,但最终结果的花序却比较少,因此管理中需要通过疏花处理来减少养分散失,在花期和果期为增加树体对养分的需求,则要增施有机肥料。牛角瓜的生长速度较快,会形成较大郁闭度。

一部分枝条会慢慢地失去活力而枯死,因此需要在不同的季节对树体进行修剪,如春季要进行摘心处理,冬季剪去枯枝和过密枝等。另外,还需对牛角瓜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定程度的病虫害防治。

牛角瓜的作用用途

经济价值:牛角瓜的果实经脱籽后取其种子的冠毛纤维,将该冠毛纤维经鞣软处理,便可得到具有一定柔软度的纤维。牛角瓜纤维用于纺织生产可替代棉纤维,织成的面料具有很多优点,不但有丝绸的滑爽质感,又有一定的透气性和舒适感。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生态环保的新型纤维材料。牛角瓜的茎皮纤维可用于制绳索、造纸、人造棉和织麻布、麻袋等,其种毛可作填充物及丝绒原料。牛角瓜纤维与木棉纤维类似,其横截面的中空度较大。

可以作为潜在的吸水吸油材料、保暖材料和浮力材料等。茎皮纤维可供造纸、制绳索及人造棉,织麻布、麻袋;种毛可作丝绒原料及填充物。乳汁干燥后可用作树胶原料,还可制鞣料及黄色染料。全株可作绿肥。

药用价值:牛角瓜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在印度被认为是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根、茎、叶和果等均可药用,具有消炎、抗菌、化痰和解毒等作用,用于麻风病、哮喘、咳嗽、溃疡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牛角瓜的乳汁具有强心、保肝、镇痛消炎等疗效,树皮可治癫痫。2009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相关专家通过从牛角瓜中提取出的具有抗癌作用化合物,令我国又新增2项牛角瓜提取物抗癌新专利。茎叶的乳汁有毒,含多种强心甙,供药用,治皮肤病、痢疾、风湿、支气管炎;树皮可治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