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别名假杨梅、梅擦饭、青果、野橄榄、胆八树、橄榄、缘瓣杜英。杜英科杜英属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叶革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边缘有小钝齿;

叶柄初时有微毛,在结实时变秃净。总状花序多生于叶腋,花序轴纤细,花白色,萼片披针形,花瓣倒卵形,花药顶端无附属物;核果椭圆形,外果皮无毛,内果皮坚骨质,花期6-7月。

杜英常绿速生树种,材质好,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是庭院观赏和四旁绿化的优良品种。 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福建、台湾、浙江;越南,生低山山谷林中。种油可作肥皂和滑润油;树皮可制染料。

形态特征:杜英的叶革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3.5厘米,上面深绿色,干后发亮,下面秃净无毛,幼嫩时亦无毛,先端渐尖,尖头钝,基部楔形,常下延,侧脉7-9对,在上面不很明显,在下面稍突起,网脉在上下两面均不明显,边缘有小钝齿;叶柄长1厘米,初时有微毛,在结实时变秃净。

杜英的总状花序多生于叶腋,长4-10厘米,花序轴纤细,有微毛;花柄长4-5毫米;花白色,萼片披针形,长5.5毫米,宽1.5毫米,先端尖,两侧有微毛;花瓣倒卵形,与萼片等长。

上半部撕裂,裂片14-16条,外侧无毛,内侧近基部有毛;雄蕊25-30枚,长3毫米,花丝极短,花药顶端无附属物;花盘5裂,有毛;子房3室,花柱长3.5毫米,胚珠每室2颗。

生长习性:杜英喜温暖潮湿环境,耐寒性稍差。稍耐阴,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喜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酸性土壤。适生于酸性之黄壤和红黄壤山区,若在平原栽植,必须排水良好,生长速度中等偏快。对二氧化硫抗性强。

杜英花的作用用途

生态绿化:杜英最明显的特征是叶片在掉落前,高挂树梢的红叶,随风徐徐飘摇,像小鱼群钻动般的动感,是观叶赏树时值得驻足停留欣赏的植物。材质可作一般器具,种子油可做为润滑剂,树皮也可做染料,是非常适合做为住家庭园添景、绿化或观赏树种。

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改善环境、绿化美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在城市绿化中,要想选择成活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树种,就必须充分利用优良乡土的树种,这是由于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水土适应性。在闽南杜英可算是乡土树种中较优秀的绿化树种。

秋冬至早春部分树叶转为绯红色,红绿相间,鲜艳悦目,加之生长迅速,易繁殖、移栽,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多作为行道树、园景树广为栽种。杜英在深秋季节,有部分当年春季形成的叶片,在低温霜冻的影响下,叶绿素转化为花青素。

叶片的绿色被花青素的红色所遮盖,呈现鲜艳的红色。园林工作者把这种鲜艳的深红色称为“绯红”。在众多的绿叶中,有似红色的花朵,初冬在周边其他植物枯黄落叶中,这种“绯红”与深绿相衬十分耀眼。具有观赏价值。

行道树:行道树是指在道路两旁成行的树木,主要起遮荫、绿化、美化、调节温湿度的作用。一般要求叶片较大树冠硕大,枝叶浓密,能遮挡人行道上的太阳光,如普遍种植的香樟、广玉兰、法国梧桐等均具有此功能。杜英则具分枝低、叶色浓艳、分枝紧凑、适合构造绿篱墙的特点,用作行道树更有一定优势。

降低噪声:实践证明,距住宅外墙8m处,采用杜英塑造生态屏障,高度≥10m,屏障长度≥150m,屏障厚度≥2 m,离污染源相距12 Ill左右,对防止尘垢污染,减轻或避免危害都具有明显的作用。

杜英花的文化背景

本种讨论:该种分布很广,其形态特征亦颇稳定。在它的分布区中心部分,叶的质地很一致,只在分布区的边缘才起变化,中国台湾产的标本叶片常为薄革质,云南产的标本也有类似的现象,在金屏以东的标本,叶的质地和两广的完全一致。

金屏以西的标本叶片逐渐变薄,到了怒江及澜沧江流域,已经是披针叶杜英E. lanceaefolius Roxb. 的分布区。Bentham在《香港植物志》所记载的E. lanceaefolius Roxb.,其实是该种,前者只分布于印度到中国云南西北部及东南部,不再往东扩展。

而本种则从中国台湾一直分布到云南东南部,这里似乎是两者的分界线,又是接触带。所谓 E. hayatae Kanehira et Sasaki,从原始描述看来和本种没有区别,李惠林在《台湾树木志》里(534页)亦认为它和本种是同属一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