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又称番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藏红花是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直径约3厘米,外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9-15枚,条形,灰绿色,边缘反卷;

叶丛基部包有4-5片膜质的鞘状叶。花茎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蓝色、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柱橙红色,柱头略扁,顶端楔形,有浅齿,子房狭纺锤形。蒴果椭圆形,长约3厘米。

藏红花是亚洲西南部原生种,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中国浙江等地有种植。

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

形态特征:藏红花的花茎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蓝色、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直径2.5-3厘米;花被裂片6,2轮排列,内、外轮花被裂片皆为倒卵形,顶端钝,长4-5厘米;雄蕊直立,长2.5厘米,花药黄色。

顶端尖,略弯曲;花柱橙红色,长约4厘米,上部3分枝,分枝弯曲而下垂,柱头略扁,顶端楔形,有浅齿,较雄蕊长,子房狭纺锤形。蒴果椭圆形,长约3厘米。花柱及柱头供药用,即藏红花。藏红花的花期10月下旬。

生长习性:藏红花为秋植球根花卉,番红花原产巴尔干半岛和土耳其、喜马拉雅山,后引入欧洲。喜冷凉湿润和半阴环境,较耐寒,宜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球茎夏季休眠,秋季发根、萌叶。10月下旬开花,花朵日开夜闭。

藏红花以球茎繁殖为主。成熟球茎有多个主、侧芽,花后从叶丛基部膨大形成新球茎。每年8-9月将新球茎挖出栽种,当年可开花。种子繁殖需栽培3-4年才能开花。藏红花喜温暖湿润气候,怕酷热,耐寒。

幼苗能耐-10℃左右低温;开花气温14-20℃,土温14-15℃为宜;地上部分生长适宜温度为15℃。以向阳、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忌连作,忌雨涝积水。 

藏红花的栽培技术

适宜环境:藏红花栽培管理番红花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怕酷热。喜阳光充足,也能耐半阴,生长适温15℃左右,开花适温16℃至20℃。怕酷热,较耐寒,忌连作。要求疏松肥沃而又排水畅通的沙质壤土,ph值5.5至 6.5。

忌土壤黏重,积水久湿。生长特点是夏季休眠,秋季发根,长叶,花期10~11月,花朵日开夜闭。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不结实,整个生育期约为210天左右。

无论是春花种或秋花种均为秋植球根花卉。即秋季开始萌动,经冬、春两季生长期开花,结实的种类结实,夏季进入休眠期。球茎的寿命为一年,与郁金香相似,每年新老球茎交替更新一次。

种植:秋季9-10月种植,土壤要播翻耕整细,施足腐熟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作基肥。株行距10cm×20cm,深8~10cm,覆土5-8厘米,生长期及时除草,雨后注意排水,秋旱时要松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根。

10月开花,孕蕾期施1次速效性磷肥,则花大色艳。花后要及时追施1-2次腐熟饼肥水,促使球茎生长。北方地区,冬季需覆盖草帘等物防寒。第二年春季注意浇水,促使新球茎膨大。

次年夏季进入休眠期,植株地上部干枯,整个生长期为7个月左右,最适生长温度为10-15℃。也可促成栽培。一次栽植后可隔数年球茎拥挤时挖出分栽。球茎贮藏于17-23℃的干燥室内。

盆栽:家庭盆栽番红花宜选春季开花品种,一般口径15~18厘米的瓦盆可栽5~7个种球,9~10月栽种。栽后浇透水先放室外培养,待生根之后再移人冷室内,室温比室外气温略高些,给予充足的光照即可届时开花。也可采用水培法莳养番红花。

藏红花的病害防治:菌核病危害球茎和幼苗,贮藏球茎必须剔除受伤或有病球茎,以防球茎变质及病菌的感染和蔓延。可用50%托布津可湿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

花叶病症状:番红花花叶病在出牙早期表现为重花叶(以黄色条斑为主)、叶型扭曲,整株矮化,后期叶片上出现不规则坏死斑或条点;病株在开花期表现为花型小,发病严重的植株基本不开花。带病毒株在经过数年连续种植、催花和采花后表现为种球逐年变小,最后失去栽培价值而需要重新引种。

藏红花花叶病除引起地上部分长势衰弱、开花减少、花器变小以外,还能引起根系萎缩,从而导致整株生命力下降。随着植株体内病毒负荷量累计增加,植株对其他病害的抵抗力下降,尤其是种球在室内保存阶段已发生真菌性腐烂病。

预防措施:选用优良种球,建立无病毒种球繁殖基地,选用抗病品种,轮作与田间管理,化学诱抗剂用于田间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