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英文名 Melastoma candidum D.Don ,野牡丹,地茄、豹牙郎木、活血丹、高脚山落苏、吞口巴、毡子杆、毛足杆、野石榴、金鸡腿、猪乸稔、牛乸稔、红爆牙狼、暴牙郎、倒罐草、高脚稔、埔笔仔、九螺仔花、不留行、大杜桥、水外年、高脚埔梨、大号天番炉、埔笔仔、九螺仔花等。

野牡丹(中山传信录)山石榴(台湾),大金香炉、猪古稔(广东),豹牙兰(云南)。野牡丹,别名金石榴、金榭榴,野生于山坡湿地及疏树林,花期7月,果期10月。野牡丹的花,盛开在夏季,在鲜艳之中带点柔弱的粉红花朵,但又不失本身具有的野生性。

形态特征:野牡丹是一种常绿灌木,高0.5~1.5米,分枝多;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伏毛,毛扁平边缘流苏状。叶片坚纸质,卵形或广卵形,顶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近圆形。

长4~10厘米,宽2~6厘米,全缘,7基出脉,两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背面基出脉隆起,被鳞片状糙伏毛,侧脉隆起,密被长柔毛;叶柄长5~15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

叶对生,长椭圆形至阔卵形,正反面皆密被长柔毛。短聚伞花序着生于枝条顶端,5片粉红色的花瓣捧着中心金黄色的雄蕊,甚为娇艳美丽,另有显得清新可人的白花变种。两者皆盛开与夏季。 

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3~5朵,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2;苞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梗长3~20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萼长约2.2厘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及长柔毛。

裂片卵形或略宽,与萼管等长或略长,顶端渐尖,具细尖头,两面均被毛;花瓣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3~4厘米,顶端圆形,密被缘毛;雄蕊长者药隔基部伸长,弯曲,末端2深裂,短者药隔不伸延,药室基部具1对小瘤;子房半下位,密被糙伏毛,顶端具1圈刚毛。

花大而美丽,紫红色,通常3朵聚生于枝梢,有时单生或5朵聚生;苞片卵形至披针形,短于萼管或与萼等长;萼密被披针形、紧贴的鳞片状粗毛,裂片披针形与萼管等长;花瓣5;

雄蕊10,花丝淡黄色,其中5枚具有紫色的药及延长的药隔,其他5枚花药黄色,线形,药隔不延长;雌蕊1,子房下部与萼管合生,上部密被柔毛,5室,胚珠多数,中轴胎座,花柱紫红色。蒴果坛状球形,与宿存萼贴生,长1~1.5厘米,直径8~12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种子镶于肉质胎座内。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生长习性:野牡丹是常绿小灌木,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旱和耐瘠。以疏松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栽培为好。耐瘠薄。野生种多生长于海拔约120米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开阔的灌草丛中,高约1~4米,根粗大,浅灰棕色。是酸性土常见的植物。

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腐叶土生长最佳,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性虽耐旱,但若土壤能经常保持湿润,则生长较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旱和耐瘠。以向阳、疏松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栽培为好。

野牡丹的作用用途

观赏价值:野牡丹是美丽的观花植物,可孤植或片植、或丛植布置园林。野牡丹花朵由五片花瓣组成,花色为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在阳光下闪闪动人,令人惊艳。它的花苞陆续开放,花期可达全年,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另外,野牡丹植株的形态甚佳,照顾管理也比较容易,在园林绿化中逐渐被推广利用,适合在花坛绿化种植或盆栽。

园林应用:野牡丹是美丽的观花植物,可孤植或片植、或丛植布置园林。观花类 ,适合庭院点缀或者盆载。花大,玫瑰红色,美丽,被誉为野生牡丹花,故名野牡丹。野牡丹是美丽的观花植物,可孤植或丛栽布置园林。

野牡丹花语:自然。野牡丹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植物,原产于巴西,因野牡丹在众多野花之中,最为绮丽颇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故而得名。野牡丹,不是野生的牡丹。关于她的名字,虽有牡丹名,卻与牡丹无关,不若花中之王牡丹那般雍容华贵,卻有一番脱俗的乡野灵气,也称得上是野地的花中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