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丁香(学名:Syringa meyeri C. K. Schneid.),矮灌木,枝叶密生。枝直立,具皮孔。冬芽被芽鳞,顶芽常缺。叶对生,单叶,全缘,具叶柄。花两性,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花萼小,钟状,花冠漏斗状、高脚碟状或近幅状,子房2室,花柱丝状,短于雄蕊,柱头2裂。果为蒴果,种子扁平,有翅。

蓝丁香生长习性喜阳,喜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该种花期较长,每年开花二次,第一次4-6月,第二次8-9月,且树形较矮而雅致,适庭院栽培,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是庭园裁种的著名花木。中国北京、西安等地多作园林观赏树种。

形态特征:蓝丁香是矮灌木植物,枝叶密生,高达1.5米。枝直立,灰棕色,具皮孔,小枝四棱形,被微柔毛,具皮孔。叶片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或近圆形,有时卵形,长2-5厘米,宽1.5-3.5厘米。

先端锐尖、短渐尖或钝,基部楔形、宽楔形或近圆形,叶缘具睫毛,上面深绿色,微带紫褐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沿叶脉基部被柔毛,下方2对侧脉汇合自基部弧曲达上部;叶柄长4.6-1.5厘米,无毛或被微柔毛。

蓝丁香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稀顶生,长2.5-10厘米,宽2.5-4厘米,花密生;花序轴和花梗被微柔毛;花梗长1-2毫米;花萼暗紫色,无毛或被微柔毛,长约2毫米,萼齿锐尖;

花冠蓝紫色,花冠管近圆柱形,长约1.5厘米,裂片展开,长圆形,长2-4毫米,先端内弯呈兜状而具喙;花药初浅棕色,后呈黑色,长圆形,长约2毫米,位于距花冠管喉部约2毫米处。蓝丁香果长椭圆形,长1-2厘米,先端渐尖,具皮孔。

生长习性:蓝丁香生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海拔300-2400米。庭园普遍栽培。蓝丁香喜光,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稍耐阴,阴处或半阴处生长衰弱,开花稀少。

蓝丁香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洼地种植,积水会引起病害,直至全株死亡。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

蓝丁香的栽培技术

栽种:丁香宜栽于土壤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向阳处。一般在春季萌支前裸根栽植,株距-3米。2-3年生苗栽植穴径应在70-80厘米,深50-60厘米。每穴施100克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及100-150克骨粉,与土壤充分混和作基肥。

浇水:栽植后浇透水,以后每10天江1次水,每次浇水后要松土保墒。灌溉可依地区不同而有别,华北地区,4-6月是丁香生长旺盛并开花的季节,每月要浇2-3次透水,7月以后进入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涝。到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水。

修剪:栽植3-4年生大苗,应对地上枝干进行强修剪,一般从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第2年就可以开出繁茂的花来。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进行修剪,主要剪除细弱枝、过密枝,并合理保留好更新枝。花后要剪除残留花穗。

施肥:一般不施肥或仅施少量肥,切忌施肥过多,否则会引起徒长,枞而影响花芽形成,反面使开花减少。但在花后应施些磷、钾肥及氮肥。

病虫害防治:危害蓝丁香的病害有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如凋萎病、叶枯病、萎蔫病等,另外还有病毒引起的病害。一般病害多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时期。害虫有毛虫、刺蛾、潜叶蛾及大胡蜂、介壳虫等。应注意防治。

蓝丁香在过湿情况下,易产生根腐病,轻则停止生长,重则枯萎以死。蓝丁香常见虫害有家茸天牛,为害枝干;还有蓑蛾、刺蛾、蚜虫等为害嫩枝及叶。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雾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