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斗菜(学名:Petasites japonicus),别名冬花、款冬、款冬蒲公英、掌叶菜、老山芹、蛇头草,异名蛇头草、水钟流头(《江西草药》),黑南瓜、野饭瓜、南瓜三七、野南瓜、野金瓜头(《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属于菊科蜂斗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雌雄异株,花期约在1-3月。常见生长于山野路边,原产于河南、陕西、山西、甘肃以及日本等地。全株皆可入药,是中药里止咳化痰、润肺及促进食欲的药方之一。但与其他的菊科一样,蜂斗菜含有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会导致肝小静脉闭塞。中医学中把本植物与款冬花混淆,因此这两种植物有相同的别名。
形态特征:蜂斗菜是多年生草本。花茎高10-20cm,中空,雌株花茎果期高达60cm,被白色茸毛或蛛丝状绵毛。根茎短粗,周围抽生横走的分枝,多少被白色茸毛或绵毛。
叶基生,有长叶柄,长达23cm,初时表面有毛,叶片心形或肾形,于花后出现,长2.8-8.6cm,宽12-15cm,下面灰绿色,有蛛丝状毛,边缘有重锯齿。花雌雄异株;花茎从根部抽出,茎上互生鳞片状大苞片,有平形脉;
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雌花花冠细丝状,白色;总苞片2层,近等长,长椭圆形,先端钝;雄花花冠筒状或两性,5齿裂,裂齿披针形,急尖,黄白色,不育。蜂斗菜的瘦果线形,光滑无毛,冠毛白色。蜂斗菜的花期4-5月,果期6月。
生长习性:蜂斗菜喜好阴凉湿润的气候,土质疏松肥沃的地点。干燥炎热就容易干枯。大约在摄氏35度以下的气温都还容易生长,但超过这个温度就比较容易枯死。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是最佳栽植的地点,人工种植宜先翻土施肥,并事先做出排水沟渠。
蜂斗菜的繁殖方式:通常繁殖都以根状茎当种秧栽植,秋末冬初的时期是最佳的栽种季节。选择较为粗壮的根茎种植,而且因为容易害病,所以必须慎选没有病虫害的根茎。
初时的栽种不宜过度施肥,因为那样容易生长过旺而导致抗病能力变差。一般大约在9月左右是施肥的时期,施肥的同时最好配合松土以及除草,肥量以氮肥和磷肥为主。气候干燥的地点需要注意适度的浇水,而梅雨季必须注意排水良好,以免根茎浸泡而腐烂。
6月、7月后叶片会容易生长过盛,此时必须注意叶片过密导致无法通风或透光,需要适当的剪裁枯黄或是已受病的叶片。在雨季及夏季的时候需要注意褐斑病和萎缩性枯叶病的发生,如不适时处理,将影响全株甚至临株。同时,蚜虫会吸食茎叶的汁液,造成茎叶发黄,须适量喷洒药物防治。
蜂斗菜的主要价值
临床运用:治疗毒蛇咬伤:先用针刺局部,然后取鲜蜂斗菜根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严重者再用蜂斗菜根捣汁生吃,或煎水内服。每日1次,连服2-3天。一般病例用药两天即消肿,体温、视力恢复正常,3-5天内痊愈。
药理作用:蜂斗菜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弱的抗菌少性。从蜂斗菜中分离的蜂斗菜烯碱有强肝毒和致癌作用。从蜂斗菜中亦分离出一种新的生物抗变剂蜂斗菜酚。
对紫外线引起的突变大肠村菌WP2B/rTrP-AD50为95mg/ml。蜂斗菜酚的生物活性在大豆油中存在。而蜂斗菜酚的一种异构体在剂量达300mg/ml时未出现任何药理效应。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蜂斗菜鲜叶柄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钙、磷、镁等成分。此外,还含有蜂斗菜素、百里香酚甲醚、山柰酚、咖啡酸等成分。蜂斗菜性凉,味苦、辛,具有解毒祛淤、消肿止痛等功效,适用于扁桃体炎、痈肿疔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