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高15~30厘米,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叶子有长柄,初夏开黄绿色花。在西藏也有分布,海拔3000m左右。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
半夏又叫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半夏地下有白色小块茎,可入药。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半夏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大。
生长习性:半夏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的环境,伯高温、干旱及强光照射,耐寒。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土壤粘重不宜种植。忌连作,可与果树、农作物问、套作。
半夏根浅,喜温和、湿润气候,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中生长,畏强光;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条件下,易发生倒苗。耐阴,耐寒,块茎能自然越冬。半夏花期5~7月,果期8~9月。
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深厚,土壤含水量在20%~30%、pH值6~7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较为适宜。一般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土、砾土、过沙、过粘以及易积水之地不宜种植外,其他土壤基本均可,但以疏松肥沃沙质壤土为好。
半夏的养殖方法
1、温度条件:一般旬平均气温在10℃左右时,各类型半夏顺利萌发出苗,这一温度为半夏的生物学起点温度。在旬平均气温达15℃~27℃时,半夏生长最茂盛。
在我国部分地区,7月中旬开始,随着梅雨季节的结束,气温上升,最高温度经常超过35℃,半夏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没有遮阴条件的半夏地上部分相继死亡,形成夏季大倒苗。秋后,9月上旬温度又降到27℃以下,半夏地下块茎陆续出苗,形成秋季生长期,直到11月上中旬,气温经常降至10℃以下,开始倒苗越冬。
由于秋季温、光、水综合条件,对于半夏来说,远不如春季适宜,所以,秋季长势弱,总苗数仅约10万/亩,而春季达18万/亩以上。半夏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9℃。
2、湿度条件:半夏不耐旱,喜爱在湿度较高的土壤中生长。有人曾调查了丰县沙河桥一块半夏高产田,平均块茎单产达1500千克。其品种为丰县半夏,全年几乎没有明显倒苗过程,即使在盛夏季节,生长也十分旺盛。
栽培中最突出的措施之一就是针对当地气候干燥,土壤缺水的特点,夏季坚持每天傍晚用井水沟灌1次,既保持土壤湿润,又降低了土温,一举两得。我国长江流域一般年份6月上旬至7月上旬半夏生长尤其旺盛。
主要原因之一是这段时间正是梅雨季节,阴雨绵绵,不但减少了强烈光照,降低了夏季高温影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土壤和空气湿度,保证半夏生长有足够的水分。
当然,土壤湿度也并非越大越好,半夏既喜水又怕水,当土壤湿度超出一定的限度,反而生长不良,造成烂根、烂茎、倒苗死亡,块茎产量下降。例如,每天浇水8kg/m2的处理,地上部分生长过旺。
氮素代谢过旺,消耗了大量碳水化合物,营养积累减少,产量降低。江苏盛产半夏的“三泰”地区,自从实行水旱轮作制后,农田中的半夏已经绝迹,正是因为半夏怕水的缘故。
3、光照条件:半夏是耐阴而不是喜阴植物,在适度遮光条件下,能生长繁茂。但是,若光照过强,如高达9万1x,半夏会100%倒苗;若光照在3000 1x以下,半夏也难以生存。
在半荫环境为宜,珠芽增加数和母块茎增重均比向阳和荫蔽区为好,半荫区形成的珠芽比向阳区多14.37%,比荫蔽区多48.37%;母块茎增重比向阳区多51.89%,比荫蔽区多62.75%。
在野生半夏群落里与之伴生的植物种类各地差异很大,但大多属喜阴湿植物。如在南京地区,半夏常作为小草生于落叶阔叶林下,灌木层不甚明显,草本层则主要由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荩草(Arthraxon lanceolatus)、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梓木草(Lithospernumzollingeri)、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等。在长江南的竹(Phyllostachysspp.)林和橘(Citrus spp.)林下也常见半夏分布。
半夏的繁殖方式:半夏常用快蔓、种片和珠芽繁殖
块茎繁殖:半夏栽培2~3年,可于每年6月、8月、10月倒苗后挖取地下块茎。选横径粗0.5~10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中、小块茎作种,小种茎作种优于大种茎。将其拌以干湿适中的细砂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出栽种。以春栽为好,秋冬栽种产量低。
块茎繁殖培更快,当年就叶收获,一般多用此法。9月下旬将地下茎挖出,选横径0.5-11cm的块茎作种,栽种量1hm22250kg左右。秋栽或春栽,行株距为20cm×3cm。珠芽繁殖:在5-6月,选叶柄下成熟的珠穿进行繁殖,计为栽种,行林距为15cm×3cm。
种子繁殖:夏秋季种子成熟时,随来随播,也可贮藏于湿沙中翌年春播。条播,行距15cm,开2cm深的沟,将种子撒于沟内,覆土。
珠芽繁殖:夏秋间利用叶柄下成熟的珠芽进行条栽,行距10~16cm,株距6~10cm,开穴,每穴放株芽3~5个,覆土厚1.6cm。同时,施入适量的混合肥,既可促进珠芽萌发生长,又能为母块茎增施肥料,有利增产。
三是种子繁殖。二年生以上的半夏,从初夏至秋冬,能陆续开花结果,此法在种苗不足或育种时采用。从秋季开花后约10d佛焰苞枯萎采收成熟的种子,放在湿沙中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