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紫荆(学名:Bauhinia variegata L.):落叶乔木;树皮暗褐色,近光滑;幼嫩部分常被灰色短柔毛;枝广展,硬而稍呈之字曲折,无毛。叶近革质,广卵形至近圆形,宽度常超过于长度,先端2裂达叶长的1/3,裂片阔,钝头或圆,两面无毛或下面略被灰色短柔毛。
总状花序侧生或顶生,极短缩,多少呈伞房花序式,少花,被灰色短柔毛;花大,近无梗;花蕾纺锤形;萼佛焰苞状,被短柔毛;花瓣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4-5厘米,具瓣柄,紫红色或淡红色,杂以黄绿色及暗紫色的斑纹。荚果带状,扁平;种子10-15颗,近圆形,扁平,直径约1厘米。花期全年,3月最盛。
产中国南部。印度、中南半岛有分布。花美丽而略有香味,花期长,生长快,为良好的观赏及蜜源植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木材坚硬,可作农具;树皮含单宁;根皮用水煎服可治消化不良;花芽、嫩叶和幼果可食。
洋紫荆的生长习性:习性喜光。不甚耐寒,喜肥厚、湿润的土壤,忌水涝。萌蘖力强,耐修剪。性喜温暖湿润、多雨的气候、阳光充足的环境,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砂质壤土。
生长迅速,三年生的幼树高可达3米左右。萌芽力和成枝力强,分枝多,极耐修剪。花期长,每年由10月底始花,至翌年5月终花,花期长达半年以上。终年繁茂常绿。
洋紫荆的养殖方法
土壤:洋紫荆喜欢酸性的土壤,可以耐瘠薄,但是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较好,并要求疏松,排水性良好,以沙质土壤为佳。在移栽洋紫荆的时候,做好可以在其根部带一些土,带土移栽。
光照和温度:洋紫荆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并且要求生长环境温暖,因为洋紫荆不太耐寒。在养殖洋紫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不过洋紫荆是可以耐阴的。
在夏季高温光照强烈的时候,可以遮阴来防止曝晒。洋紫荆生长的适宜温度是在23℃到34℃之间,冬季需要保证越冬的温度在5℃以上,必要时要将洋紫荆的盆栽放在温室或者温暖的室内过冬。
浇水和施肥:洋紫荆喜欢湿润一些的环境,但是要避免积水。春秋季节要保持水分充足,浇水频繁一些保持一定的湿度,秋冬季节可以使盆栽干燥一些,减少浇水,冬季浇水最好是在中午进行。
施肥需要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来,一般在生长期里可以施1-2次液肥,开花后可以施几次腐熟的稀薄肥水。在秋季,可以施一些磷肥,促进来年开花。
洋紫荆的繁殖方式
洋紫荆的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洋紫荆最为主要的繁殖方法。我们如果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来繁殖洋紫荆,一般繁殖的最好时期是在一年中的春天,也就是三四月份之间。
挑选好一根扦插的枝条,枝条上保留有三四个节,然后将枝条下端的叶片修剪干净,只保留上半部分的叶片,然后将枝条插入泥土中,将土壤湿透,可以用塑料膜将扦插条覆盖住。
接下来只要将种植环境的温度保持在18°C到25°C之间,一般情况下,十天左右扦插条就能生长出愈伤组织,大约需要五十天扦插条就能生根发芽了。
洋紫荆的嫁接繁殖:洋紫荆的嫁接繁殖中,砧木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般会选择白花羊蹄甲、穷到羊蹄甲来作为嫁接洋紫荆的砧木,采用芽接的方式来进行嫁接,具体的就是选择洋紫荆的芽枝部分嫁接到砧木上去,达到繁殖洋紫荆的效果。
在一年中有两个时期适合进行洋紫荆的嫁接,一个是在春季的四五月份之间,另一个是在秋季的八九月份之间,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正是苗木发芽之前,这种时间段嫁接有助于提高嫁接的成功率。
洋紫荆的栽培技术:移植宜在早春2-3月进行。小苗需多带宿土,大苗要带土球。温室盆栽,春、夏水分宜充足,保持湿度。夏季高温时要避免阳光直晒。秋、冬应稍干燥。生长期施液肥1-2次。此花在亚热带、长江流域盆栽,冬季应入温室越冬,最低温需保持5°以上。
洋紫荆在用于园林绿化时,为了获得良好的遮阳效果,一般均采用大苗(直径在10厘米以上)移栽。由于它适应性很强,大苗移栽成活率极高,大苗移栽前必须进行截干处理。
一般截断留取主干3米-5米,并保持一定树形。适当疏枝和截短,留分枝在0.2米-1.0米便可。移栽大苗需带“泥球”,栽植不宜过深,否则会引起烂根,影响成活;种植后须设立支架保护。
洋紫荆的病害防治:病害主要是角斑病和煤烟病。角斑病病斑呈多角形、黄褐色,扩展后相互融合成大斑,发病严重时,叶子上布满病斑,导致叶片枯死、脱落;
煤烟病的叶片有油煤状物,树干枝条乌黑,严重时不开花,叶片脱落至死。防治方法:秋季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这样可以减少来年侵染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