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果,山榄科(Sapotaceae)牛油果属(Butyrospermum)常绿乔木,全属约50个种,作为果树栽培的仅油梨一种。外形像梨,外皮粗糙又像鳄鱼头,因此人们常称其为鳄梨或油梨,其颜色以紫黑色和深绿色较为常见。果肉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另外牛油果所含的维生素、叶酸对美容保健等也很有功效。
形态特征:牛油果的叶长圆形,长15-30厘米,宽6-9厘米,先端圆或钝,基部圆或钝,幼时上面被锈色柔毛,后两面均无毛,中脉在上面呈凹槽,下面浑圆且十分凸起,侧脉30对以上,相互平行,两面稍凸起,网脉细;叶柄圆形,长约10厘米。
牛油果的花梗被锈色柔毛;花萼裂片披针形,外面被毛;花有香甜味,花冠裂片卵形,全缘。浆果球形,直径3-4厘米,可食,味如柿子;种子卵圆形,长约2-3厘米,黄褐色,具光泽,疤痕侧生,长圆形。牛油果的花期6月,果期10月。
生长习性:牛油果因品种不同对温度的适应性差异很大,墨西哥系的耐寒性比较强,危地马拉系和西印度系的耐寒性较弱。引入中国的较多是墨西哥系,该系原产于热带高原。
牛油果需要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根浅,枝条脆弱,不能耐强风,大风可导致减产。它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
牛油果多用种子繁殖,也可用芽接压条方法。播种时要剥去种皮在砂床催芽,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避风之地种植。株行距以5m×(6~7)m较适宜。品种混栽可保证授粉。
牛油果的繁殖方式:牛油果用种子和嫁接繁殖。最好用容器育苗,苗径粗0.8~1cm便可嫁接,多用芽接或腹接法。苗50~60cm可定植,栽植株行距5~6m。嫁接苗定植3~4年或实生苗4~6年开花结果。成龄树株产25~50kg,高产的100~150kg。
牛油果的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
危害:炭疽病是牛油果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成熟果实,也可侵染叶片、嫩枝、花及幼果,引起落果及果实腐烂,缩短货架期。一般果实成熟后发病,果熟前病斑直径不超过5毫米,圆形,轻微凹陷,棕色或黑色。
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很快,凹陷明显,病斑中心出现辐射状开裂,最终病斑连片,出现粉红色分生孢子堆。随着果实逐渐成熟,病原菌能侵入果肉,造成黑绿色干腐。
防治:清除果园内发病枝条,剪除病叶,消除传染源,采后尽早进行低温预处理和低温贮藏,几乎所有牛油果品种对该病原菌都敏感,防治的关键是尽量减少其他果实病害发生(尤其是尾孢斑点病)及避免果实运输中的机械损伤。
疮痂病
危害:受害果实初期产生轻微的圆形褐色疤状突起,后变褐色至浅紫色,果实成熟后病斑联合、中心凹陷、果皮粗糙。该病害侵染果实后不影响其风味品质,但外观质量严重下降。在幼果期,如遇阴冷、潮湿天气,该病害发生严重。
还可为害叶片,受害叶片出现棕色斑点,叶片皱缩,病斑进一步发展呈星形,中心穿孔。叶片受害经常发生于树冠顶部,且病斑多在叶背纹理内,病斑小,离散不连续,不易观察。叶柄和小枝病斑卵圆形,容易和介壳虫造成的斑点混淆。防治:剪除发病枝条以减少病原物,喷洒波尔多液或其他铜制剂。
尾孢斑点病
危害:可为害叶片、茎干和果实。侵染果实,在其表面形成枯斑或导致表皮开裂,裂缝可引起炭疽菌侵染。侵染叶片时,首先在叶面出现2~5毫米的枯斑,初褐色,后变为紫色,斑点扩展到叶片两面,形状不规则,严重时,枯斑连合形成较大枯斑。防治:采用化学防治,喷施铜制剂和嘧菌脂于枝条和果实。
小穴壳果腐病
危害:采摘前感病果实症状不明显,病斑小而浅,在果实采收软化后熟过程中症状变明显。初期果皮出现小而不规则的褐色至红色病斑,由于病菌侵入维管束,剥开果皮可以看到果肉出现褐色条纹,随后果蒂部出现紫褐色不规则形病斑。
随着果实后熟,表皮病斑逐渐变长变黑并凹陷,褐色果皮覆盖一层灰褐色的菌丝体和孢子,流出褐色果肉和汁液,散发难闻气味。防治:剪除病死枝梢,清除枯木和病果,选择晴朗天气采果,加强果树营养,减少其他病害发生。
蒂腐病
危害:果蒂首先感病,果实蒂部周围出现轻微枯萎,随果实成熟,病菌侵入果实,围绕果蒂出现明显的黑色腐烂,病健部分界明显。并逐渐扩展至整个果实表面,病菌侵入果肉,引起组织变色,降解,散发难闻气味,从而降低果实品质。
防治:病原菌可以存活在寄主病残体上。所以要及时清除传染源,避免园区内病残体积累。在果园较低部位浇水,可预防病菌向高处果实移动。消除水分胁迫可减少侵染。在树下覆盖薄膜或杂草等可促使病残体加速分解。另外,阴雨天勿采收。
疫霉果腐病
危害:在采前和采后疫霉均可引起果实腐烂,还可导致茎干溃疡和腐烂。感病果实常在近蒂部出现黑色圆形病斑,病菌可侵入果肉。防治:剪除发病的枯枝、茎干,清理果园,清除落果、病果,防止病原再侵染。植株下覆盖厚的覆盖物,抑制土壤中病菌扩散为害。
煤烟病危害:果实、叶片和茎干表面覆盖大量黑色煤烟状菌丝和孢子,并生长在蜡蚧和粉虱分泌的蜜露上。防治:关键在于控制害虫,减少蜜露产生。较好的方法是应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