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则天和牡丹的故事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很难想象她与牡丹花有着怎样一段传说,而且在传说中,武则天是恨极了这牡丹花的。

据说那是一年寒冬,武则天兴致大发,约着嫔妃一起饮酒赏雪。那时正值雪刚停,宫里银装素裹,花花草草都披了一层白衣,景象极美。突然间,她扫到白雪中有一抹红,过去细看,竟是红梅盛开,配着点点白雪,甚是好看。武则天心情大好,忍不住吟诗一首,嫔妃们见女皇开心,都举杯敬酒,这时有个嫔妃开口:“皇上,这梅花虽美,但也是一枝独秀,您若下旨让百花齐放,不是更称心愿了吗?”有嫔妃反对到:“现在这个时节,正是梅花开放,待到来年春天,方可百花齐放。”武则天大笑:“春天百花齐放不足为奇,这雪天若是百花盛开,才合我心意。”嫔妃们见女皇已有醉意,便劝她早些回去歇息。

武则天被搀回宫中,兴致未减,还想着这百花齐放的事,便写了首诗:明朝游上苑, 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然后让宫女拿去烧了报花神知晓。话说花神见到这诏书一时吓坏了,赶紧凑到一起商量,几个胆小的花神都道:“武则天心狠手辣,如果不开花,肯定是要怪罪惩戒,咱们就开了吧。”不少花神随之附和。只有牡丹花神坚决反对:“这百花都有各自开放的时节,一年四季,当遵从规律,武则天这旨下得太不讲道理了,咱们不可如此。”众花神虽觉得牡丹花神说得在理,但内心忌惮武则天,想着还是顺从了吧。

到了第二天一早,便有宫女来报,说百花真的盛开了,武则天大喜,本以为只是酒后兴起,不想到成真了,她急忙起身去看。只见这桃花、李花、兰花等一个个全开了,衬着白雪,五颜六色,景象迷人,看呆了文武百官。武则天内心欣喜,正得意着,突然她看到了一片荒芜的牡丹,脸色顿时沉下来,说到:“百花都遵旨开放,这牡丹花竟敢不开,给我放火烧了。”只见一片熊熊大火,牡丹很快被烧焦了,武则天还不解气,又下旨把牡丹连根拔了全扔去洛阳邙山,让牡丹断子绝孙。

谁知这牡丹花十分坚强,到了邙山,入土扎根。来年春天,满山开满了牡丹花。这里的人们很喜欢牡丹花,便家家种植,牡丹仙子很是开心,一到时节,便让花朵争相开放。后来,这里的牡丹便有了“焦骨牡丹”的称号 ,众花神因欣赏牡丹仙子的气节,拥戴她为“百花之王”。

二、牡丹花的寓意

1.国色天香

一直以来,人们都用国色天香来象征牡丹,说的是牡丹花花香俱佳。直到唐文宗的时候,唐文宗在程修己的陪同下,去花园赏花。因为唐文宗很喜欢牡丹花,遇事就问程修己牡丹花的诗句。程修己回答中书舍人李正封的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然后有一次,唐文宗看到自己的爱妃很是漂亮,雍容华贵,然后也用了这两句诗。从此国色天香也就指人很美丽。

2.不畏强权

说到牡丹不畏强权,总会让人想起焦骨牡丹。这是因为在武则天的时候,有一年冬季很冷,武则天命令百花齐放,只有牡丹没有开花。因为这个,武则天把牡丹贬到洛阳,没想到牡丹到了洛阳以后开花很是鲜艳,而且很漂亮。武则天知道后,一气之下命人用火烧牡丹,没成想牡丹留下来的根系依然生长旺盛,然后开出了漂亮的花朵,因此人们把洛阳牡丹也称作焦骨牡丹。把牡丹花也称作一种不畏强权的花卉。

3.雍容华贵

牡丹花雍容华贵,总会给人很高雅的感觉。所以周敦颐在他的《爱莲说》里,有这样两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人之所以爱牡丹,就和唐朝人喜欢以胖为美有很大的关系,还有唐朝人的街道是宽广的。而牡丹花也属于花大色艳,总会给人一种高雅华贵的美,这些都和唐朝人的审美观点有很大的相同。

4、繁荣昌盛

在现在社会来看,牡丹花象征着繁荣昌盛,其实在唐代的时候,人们也是有这样的想法,这主要是因为牡丹花花大,而且圆润饱满,还有就是花大色艳。这些都能体现繁荣昌盛的美好感觉。也正是因为这些,在唐代的时候,有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美好诗句。而且到了清代的时候,把牡丹花定为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