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城市介绍

克孜勒苏是中国新疆西部的一个自治州,简称克州,全区面面积7.09万平方公里,下辖一个县级市与三个县,是中国惟一的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州府驻阿图什市。克州位于祖国的最西部,地处天山南脉、昆仑山北麓和塔里木盆地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山,90%以上为山区,被称之为“万山之州”。克州与6个中亚、南亚国家相邻,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约1200公里的边境线上有254个通外山口及2个国家一类口岸;东同阿克苏相邻,南同历史名城喀什相依。

地理环境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地处北纬37°41'28”~41°49'41”、东经73°26'05”~78°59'02”之间。地跨天山山脉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昆仑山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北缘。自治州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195多千米;东部与阿克苏地区相连;南部与喀什地区毗邻。全州东西长约500千米、南北宽约140千米,面积7.25万平方千米。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主要地貌类型有:山地、河谷、盆地、平原、沙漠、戈壁、冰川等。该州地处年轻的帕米尔高原上,帕米尔高原寒武纪时期隆起,华里西时期断裂,并发生剧烈升降,形成拗陷和褶皱。地质结构复杂,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地层。自治州境内多山,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90%以上。境内群山起伏,高峰林立,山顶常年戴雪,积雪厚度达百米以上;山间分布着条条冰川,并有冰洞、冰舌、冰斗、冰湖等分布。

自治州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中心,属暖温带大陆气候。平原地区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温差较大。春季升温快,天气多变,多风,多浮尘;夏季炎热;秋季凉爽,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多晴日。山区气候寒冷,热量不足,降水不均,积雪不稳,四季不明,冬季漫长,一年内仅有冷暖之分。境内沟壑交错、河流纵横,由东北向西南分布有托什干河、博古孜河、恰克玛克河、克孜勒苏河、盖孜河、库山河、叶尔羌河等七大水系。

经济

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100.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2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3.73亿元,增长14.5%(其中工业18.51亿元,增长13.0%;建筑业15.22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58亿元,增长9.2%。人均生产总值16736元,增长9.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0%、33.6%和51.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2.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3%;衣着类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与上年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4%;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

旅游

在汉唐时代,境内佛教文化盛行。随着佛教文化的兴起,佛教的寺庙、佛塔、佛窟等也接踵建起,遍布各地。此后经过岁月的风蚀,以及战争等人为的破坏境内的佛教遗址保存完好的至今只存两处。一是位于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恰克玛克河岸悬崖峭壁上的汉代佛窟“三仙洞”,二是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库木萨克村附近恰克玛克河北岸的莫尔佛塔。经考证,佛塔为汉代建筑,这座经两千年不倒的土建佛塔,正是汉代疏勒国佛教徒们的杰作。这两处遗址是中国西部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佛教建筑,对于研究早期佛教文化特点,具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