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古称“嬴、牟”,别名钢城,为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地处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2016年总人口137.58万人,下辖莱城区、钢城区。
莱芜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在这里发生过“长勺之战”,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曾在此发动了“莱芜战役”。莱芜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2017年,莱芜市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2016年,莱芜市实现生产总值(GDP)702.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5年增长7.2%。
地理环境
莱芜市位于泰山东麓,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北邻济南市章丘区,东临淄博市博山区和沂源县,南临泰安市所辖的新泰市,西邻泰安市岱岳区。莱芜市地质构造受鲁中纬向构造及鲁西旋卷构造控制。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莱芜市境内共有大小沟河404条,98%属于大汶河水系、2%属于淄河水系。莱芜市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
经济
2016年,莱芜市实现生产总值(GDP)702.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5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12 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52.36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295.28亿元,增长6.2%。人均GDP达到51533元,比2015年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7.9∶51.7∶40.4调整为7.8∶50.2∶42.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15年提高1.6%。
2016年,莱芜市城镇新增就业2.18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7519人,困难群体再就业78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城乡“双零家庭”保持动态消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15年上涨1.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1%。
交通
莱芜位于齐鲁大地的中部,京沪高速、青兰高速、滨莱高速、莱泰高速、国道205过境。莱芜东火车站,位于大桥路北首,只有泰山——淄博往返普客经停莱。莱芜市长途汽车站,位于市区顺河大街,已开通省内外的客运线路达187条。
截至2016年底,莱芜市公路通车里程4404.51公里,增长1.84%。其中,高速公路124.62公里,一级公路198.41公里,二级公路368.1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96.1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公交营运车辆达到1438 辆,新增 339辆;营运线路123条,新增18条;线路总长达2565公里,增长9.4%;营运出租汽车1600辆。全年公交运客总量5700万人次。
旅游
截至2016年底,莱芜市拥有国家AAA级以上景区9处;国家AA级景区1处;全国、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5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拥有山东省旅游强乡镇6个,山东省特色旅游村14个,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9家,省级精品采摘园21家,省级开心农场2家,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14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