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回族自治州城市介绍

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是中国两大回族自治州之一,1956年11月设立。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黄河上游。总人口217万人(2013年)。辖1个县级市、5个县、2个自治县。2012年,临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8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6.4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3.35亿元。

地理环境

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在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地理坐标在东经103°211′、北纬35°601′之间。东临洮河与定西市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 南靠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境内山谷多,平地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平均海拔2000米。临夏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河谷平川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均气温6.3℃,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零下27.8℃;年均降雨量537毫米,蒸发量1198至174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572.3小时;无霜期137天。临夏州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州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黄河流经临夏州境内达103公里,一级支流有洮河、大夏河、湟水河等,有黄河三级以上支流30多条。

经济

临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89亿元,比2011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46.44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73.35亿元,增长15.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13%、30.57%、48.3%。临夏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9亿元,比2011年增长7.65%。其中,农业产值33.78亿元,增长8.35%;林业产值0.91亿元,增长20.33%;牧业产值13.06亿元,增长3.53%;渔业产值0.24亿元,增长18.5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0亿元,增长18.5%。粮食播种面积196.33万亩,增长0.98%,其中夏粮播种面积54.15万亩,秋粮播种面积142.1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3.93万亩,下降1.36%;蔬菜种植面积16.38万亩,增长6.02%。完成造林面积26.9万亩,增长76.5%。新栽植花椒2.45万亩,啤特果4.73万亩,核桃4.85万亩,育苗2.4万亩。大牲畜年末存栏36.52万头,增长0.25%;羊存栏136.43万只,增长1.84%。肉类总产量51545.25吨,增长3.18%。

交通

截至2013年,213国道、309省道横穿临夏州境内。另外,兰州到临夏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兰州经永靖至临夏市、临洮至康乐至和政、临夏市至积石山、东乡至临夏市二级公路正在建设,兰州至永靖一级旅游公路、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兰合铁路已经开工建设,在临夏州设有临夏站、临夏南站等,预计2020年投入运营,届时将彻底改变临夏州的交通现状。

旅游

积石关,旧名临津关,为前凉张轨所置,位于积石山县大河家乡关门村西,是河州二十四关之首。关内“积石神工”,又称“导河积石”、“积石奔流”、“积石锁钥”被列为河州八大景之首,绘有“积石神功图”。松鸣岩风景名胜区位于和政县南端陡石关口,面积约33平方公里。景区由西方顶、玉皇峰、南无台、鸡冠山四峰组成。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位于永靖县境内,面积214平方公里。由炳灵寺石窟以及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电站等组成。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