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城市介绍

陇南,甘肃省下辖地级行政区(市),简称“陇”,位于甘肃省东南端,东接陕西省,南通四川省,扼陕甘川三省要冲,是连接兰白、对接成渝、衔接关天三大经济区的战略通道,西北—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下辖武都区、康县、文县、成县、徽县、两当县、西和县、礼县、宕昌县1区8县,幅员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7.81万人(2016年)。 

陇南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区域,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陇南地貌俊秀,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1.87%(2017年),素有“陇上江南”之称。境内有水杉、红豆杉、岷江柏木、秦岭冷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红腹锦鸡等20多种珍稀动物,拥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湿地公园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园区。

陇南历史悠久,是秦王朝、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秦第一陵园——秦西垂陵园位于礼县大堡子山; 陇南也是中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东晋、南北朝时期氐人在陇南境内前后建立了五个地方政权,作为白马氐族后裔的文县白马人被誉为“东亚最古老的部族”。此外,陇南还是中国主要中药材和油橄榄产地之一。

地理环境

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地处东经104°01′19″至106°35′20″,北纬32°35′45″至34°32′00″。北与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武山县、甘谷县接壤;南抵四川盆地,与广元市、青川县、绵阳市平武县和阿坝州九寨沟县毗连;西依甘南高原与迭部县、舟曲县和定西市的岷县;东接秦巴山地,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勉县和宝鸡市凤县为邻。全市东西长约237千米,南北宽约230.5千米,土地面积27923平方千米,占甘肃省面积的8.67%。

陇南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阶梯地形的过渡带。西部向青藏高原北侧边缘的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陇南市气候在横向分布上分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大类型。

经济

2017年陇南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5.28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87亿元,同比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70.26亿元,同比下降3.9%;第三产业增加值210.15亿元,同比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85元,同比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6元,同比增长9%。陇南市依托铅锌、黄金等资源优势及产业基础,以有色冶金、白酒酿造、农特产品加工、建筑建材、水电能源、现代制药等为工业主导产业。

陇南是中国主要中药材产地之一,野生药材种类繁多,人工栽培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境内有各类中药材12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350多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誉。甘肃出产的五大拳头药材中,有四大药材均以陇南为主产地,尤以“米仓红芪”、“文县纹党”、“宕昌当归”、“铨水大黄”因其量多质优而名列全国之冠。天麻、黄连、半夏、柴胡、杜仲、贝母、山茱萸、刺五加等都享有盛誉,均为大宗生产。陇南市药材年产1500多万公斤,产量占甘肃省70%以上,出口量占甘肃省90%左右。当归、红芪、纹党、大黄、防党、野党荣获国家《出口商品荣誉证书》。

交通

1951年,陇南修通了第一条公路——212国道岷县至武都段。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陇南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以江武、江天二级公路的建成为标志,陇南的普通公路网络基本形成。2008年以来,陇南高速公路建设进入高峰期,武罐高速公路的通车结束了陇南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以成武、十天高速公路的建成为标志,陇南的高速公路网初具规模。

2016年,陇南市共完成客运量为3254.39万人次,同比增长 5.19%;完成旅客周转量为206516.8万人千米,同比增长 5.59%;全市完成公路货运量为2076.58万吨,同比增长18.28%;完成货运周转量405920.3万吨千米,同比增长18.7%。陇南是未来陇东南地区和陕甘川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截止2016年末,陇南境内建有兰渝铁路和宝成铁路,规划有天平铁路南延线、阳平关至陇南至九寨沟铁路和合作至哈达铺至徽县铁路。

旅游

陇南气候温和,风光秀美,山资水色兼有北国之雄浑奇峻,南疆之灵秀旖旎。有全国三大天池之一的文县天池,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万象洞,国家级重点保护、甘肃唯有的具有北亚热带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被赞誉为“甘肃的西双版纳”;分布于全市各县的官鹅沟、三滩、梅园沟、云屏三峡等自然景点,被人们称作“陇上小九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