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简称“马”,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辖3区3县,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30.2万人。
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六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诗歌之城等殊荣。2017年11月,马鞍山市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全国17座城市入选,马鞍山名列其中。2017年,马鞍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38.09亿元。
地理环境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地处北纬31°46′42″~31°17′26 ″与东经118°21′38″~118°52′44″之间;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市接壤;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具有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湖积、冲积平原区下段,宁芜断陷盆地的中—南段,为条带 状及星散状低平丘陵—宽广平整的堆积阶地—坦荡低洼的河湖平原的地貌组合。马鞍山市降水量与常年相近略偏少、气温正常,日照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市区年降水量1060.7毫米,比常年偏少5%左右。
经济
2017年,马鞍山市实现财政收入24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税收收入207.83亿元,增长20%;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为84.7%,比上年提升7个百分点。财政支出227.94亿元,增长6.7%;其中,民生支出189.08亿元,增长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34亿元,增长33.6%。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60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03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8元,增长9.3%。
交通
2017年,马鞍山市铁路客运量649.05万人,铁路货运量283.59万吨;公路客运量2178万人,公路货运量7292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11014万吨,比上年增长4.1%;集装箱吞吐量25.2万标箱,增长13.2%。国道367马鞍山段、国道206和县段全线开工建设。宁波舟山直达马鞍山2万吨级江海联运特种船成功下水试航,慈湖综合码头、海辰仓储码头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马鞍山市区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0公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中国十大机场,中国五大国际货运机场,中国华东重要的干线机场,是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浦东的第二大国际空港。宁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建设中)上的列车均停靠马鞍山站。宁安城际铁路自京沪高速铁路是国家铁路骨干网“八纵八横”的组成部分。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国家一类口岸,大陆首批对台直航港口之一,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距长江入海口仅320公里,通航条件好。
旅游
截至2017年底,马鞍山市有A级景区29处;其中,4A级景区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