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城市介绍

吐鲁番全市南北宽约240千米,东西长约300千米,总面积70049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2012年)。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俄罗斯、满、壮、苗等民族,其中维吾尔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汉族约占总人口的23%;回族约占总人口的7%。辖1个市辖区(高昌区)、2个县(鄯善县、托克逊县)。地处天山东部山间盆地、吐鲁番盆地中部。地貌为北高南低、西宽东窄,平均海拔高度32.8米。火焰山呈东西走向卧于盆地中部,把盆地分成了南北两半。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新疆吐鲁番地区,设立地级吐鲁番市。这也是继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后新疆设立的第三个地级市。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

地理环境

吐鲁番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东部,在北纬41°12′~43°40′,东经87°16′~91°55′之间。吐鲁番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和硕县、尉犁县、若羌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县相接。全市南北宽约240公里,东西长约300公里。吐鲁番市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盆地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长245公里;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抵库鲁塔格山,南北宽约75公里。中部有火焰山和博尔托乌拉山余脉横穿境内,把本市分成南、北两半。吐鲁番属独特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因地处盆地之中,四周高山环抱,增热迅速、散热慢,形成了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五大特点,素有“火州”、“风库”之称。

经济

2016年吐鲁番市生产总值完成225.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地方属生产总值完成189.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00.4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74.7亿元,增长2.8%。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22.0:37.6:40.4调整为22.2:44.6:33.2。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5891元,比上年增长7.21%。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5174美元。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亿元,比上年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5亿元,增长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4亿元,增长16.3%。按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14.4亿元,下降7.7%;零售业零售额25.6亿元,增长11.3%;住宿业零售额0.4亿元,增长22.8%;餐饮业零售额5.5亿元,增长15.5%。

交通

吐鲁番市位于天山东部山间盆地,是连接内地、中亚地区及南北疆的交通枢纽。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在吐鲁番交汇,吐鲁番机场已建成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主备降机场,形成了“铁、公、机”立体交通网。2012年,吐鲁番市道路交通运输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930万吨,比2011年增长11.1%;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60031万吨公里,增长11.7%;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1296万人,增长9.6%;完成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81737万人公里,增长10.0%。截至2012年末,吐鲁番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1.1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2011年增长4.8%。其中:汽车保有量5.3万辆,增长11.0%;摩托车5.7万辆,下降0.8%。各类车辆中,个人汽车保有量3.5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增长12.5%。

旅游

截至2013年末,吐鲁番已开发旅游景点16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3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于2014年6月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