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城市介绍

潍坊,山东省下辖地级市,古称“潍州”、“潍县”,又名“鸢都”,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几个台阶。截至2016年,辖4区6市2县。2017年总人口936.3万人。

潍坊是是世界风筝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2017年,潍坊市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全国17座城市入选,潍坊名列其中。2018年1月,潍坊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2017年,潍坊市地区生产总值585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

地理环境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地跨北纬35°32'至37°26,东经118°10至120°01。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与青岛、烟台两市相接,西与东营、淄博两市为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潍坊市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太古界及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东西两地块的结晶基底;古生界及中生界分别不整合于两侧古老结晶基底之上;新生界形成断陷盆地、山间盆地河湖相沉积和沿海滨海相沉积。潍坊市地表水系主要有6条,即潍河、弥河、白浪河、南胶莱河、北胶莱河及淄河,其他数百条河流及溪流,均系上述主要河流的支流,过境河流只有小清河。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地表径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潍坊市域属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大陆度在50%以上,是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经济

2017年,潍坊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85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一、二、三、四季度累计分别增长7.7%、7.8%、6.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3.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671.3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694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占比为8.4∶45.6∶46。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40.9%和54.9%,分别拉动GDP增长0.29、2.86和3.8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62592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9620美元),增长6.5%。

2017年,潍坊市“1669”产业实现增加值406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69%。品牌农业方面,新增农业“三品一标”数量59个,销售过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222家。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71.2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9.2%。全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6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30.7亿元,增长22.3%,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15%。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等6大传统优势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增长8.8%、20.9%、16.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634.7亿元,增长9.2%,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7%。

交通

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52.5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98.3亿元,港口建设完成投资26.5亿元,铁路建设完成投资3.2亿元,城市公交、场站完成投资1.4亿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7382.1公里,公路密度169.5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4583.9公里。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104353辆,其中线路客车(含旅游、包车)2468辆,载货汽车97027辆,出租车4858辆。潍坊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山东省地区性重要港口,对台海运直航港口,现生产性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港口总通过能力4156万吨。

潍坊民航机场1993年7月开始修建,1995年6月建成,1995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1995]118号文件批准为军民合用机场,1996年1月14日通过国家民航总局正式验收,同年4月4日正式通航。潍坊机场现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宁波、哈尔滨、深圳大连等客运航线,杭州、深圳、泉州、无锡等货运航线。潍坊机场还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潍坊北站是太石济青发展轴与津沪通道发展轴两大国家级发展轴的交汇点,是国家“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是潍坊市未来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

旅游

2017年,潍坊市接待游客6805.5万人次,增长11.3%,实现旅游消费总额775.9亿元,增长14.6%。A级旅游景区102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24家。星级饭店44家,其中四星级饭店16家,五星级饭店3家。旅行社166家,其中出境组团社1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