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城市介绍

湘潭,湖南省辖地级市,简称潭,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又称“潭城”。下辖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五个县(市)区,总面积5006平方千米,2016年总人口283.8万。城区面积168.21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79.2平方千米。

湘潭从南朝开始建县,距今约1500多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誉。“湘中灵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湘潭伟人、巨匠灿若星辰——蜀汉名相蒋琬,晚清重臣曾国藩,文化名人齐白石,一代领袖毛泽东、开国元勋彭德怀、著名将领黄公略、开国大将陈赓、谭政等都诞生于此。

湘潭是国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心城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2016年12月7日,湘潭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地理环境

湘潭位于湖南省的中部偏东地区,地跨东经111°58′—113°05′,北纬27°21′—28°05′。湘潭市东西最大横距10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81千米;北连宁乡县、望城县、长沙县,南与衡东县、衡山县、株洲县交界,东接株洲市区、株洲县,西与双峰县、涟源县接壤。湘潭市域内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属伪山、衡山、涓水盆地相间的盆岭山系,地貌轮廓是北、西、南地势较高,有韶峰、褒忠山、昌山、晓霞山四山为主体的中低山环绕;中、东部地势低平,有湘江和涟、涓两水为主体的水系分布,全市以“四山一江两水”为骨架组成了向东北开口的山丘盆地地势。湘潭市为典型的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节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盛夏高温,冬季寒冷。湘潭市属湘江水系。区内地表水系发育,有涓水、涟水河为主要支流。

经济

2016年,湘潭市三次产业结构为8.2 : 52.9 : 38.9。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3.9亿元,比2015年增长24.2%;实现营业利润4.6亿元,增长64.3%。第三产业比重比2015年提高2.0%。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比2015年下降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比2015年提高1.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56.5亿元,增长8.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1%,比2015年提高1.1%。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44.4%、52.6%,第三产业贡献率比2015年提高5.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2%,比2015年下降3.6%。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5%、43.5%。

交通

2016年,湘潭市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84.6亿吨千米,比2015年增长7.3%。货物周转量83.6亿吨千米,增长7.7%。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59.4亿吨千米,增长6.2%;水路货物周转量24.3亿吨千米,增长11.7%。旅客周转量9.4亿人千米,下降21.6%。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870.5千米,比2015年末增长0.7%。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8.3万辆,比2015年末增长15.6%,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6.0万辆,增长17.0%。民用轿车保有量18.4万辆,增长16.1%,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7.3万辆,增长17.1%。

湘潭至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路程仅需1个小时,可直飞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曼谷等大中城市。远期规划建设长株潭第二机场---韶山机场。湘黔线横贯市境,京广线在市区经过,洛湛线在市境西北经过。10余家大型企业各有铁路专线与这两大主干线相通。长株潭城铁于2010年6月开工,在湘潭境内设昭山,荷塘,板塘,湘潭四站,已于2016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公路方面,民国二年(1912年)兴筑了长潭公路”,湘潭湘江一桥是湘江上第一座公路大桥,1996年建成的京港澳高速长潭段是湖南省第二条高速公路。湘潭与长沙、株洲形成省内最便捷的公路网并合组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曲折的湘江将湘潭城区自然地分为了三部分:河西、河东与易俗河,因此过江通道对于城区交通尤为重要。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湘江穿过市区,截止至2009年末,上起马家河、下至昭山湾,全长42以里的湘潭港拥有易家湾、谭家湖、大埠桥、铁牛埠港区、九华港区(河西中心港区)、河西港区、易俗河港区、寒鸡港等多个港区。随着湘江二级航道的规划建设和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的建成,湘江通航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并在港口码头投资和建设、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货物周转量和水上规费征收等方面的增速居湖南省第一位,成为全国内河大港。

旅游

湘潭旅游景区基本上形成了三大板块:以韶山为代表,以彭德怀纪念馆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旅游;以湖南水府旅游区为代表,以湘潭农博园和昭山风景名胜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山水旅游;以齐白石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三大板块构筑了湘潭旅游的大框架,特别是红色旅游。